我们在爆发禽流感的泰国,
找着了医者仁心
~~YEP2004之五(完结篇)
禽流感在泰国肆虐,我们一群留学英国的本地学生仍然不畏艰险,敢敢到泰国村落做义工,向贫困落后的村民普及医学和保健知识。
我们一行17人中,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女队员)不是念医科的,却看到其他修读医科的15位队友找着了医者仁心。这趟两星期的泰国义工行,更让我们体会到医学的局限,也换来了心灵的成长、对生活的各种深切领悟、跨越国界的友谊……我们得到的远比付出的还多。
我们这群学生义工都是伦敦大学医学院新加坡留学生会(Singapore Medical Society London)的会员。今年是学会第二次把分散在英国各地的新加坡医科学生组织起来,在8月2日到15日之间,到泰国东北部的孔敬(Khon Kaen)的Non Thon村落进行社区服务。第一次是去年8月,地点是孔敬另一处的Lao Na Dee村落。
泰国自几个月前,就传来禽流感死灰复燃的消息。这无疑形成了非常严峻的威胁,家长的忧虑、村落的卫生安全,再加上泰国南部的种族暴乱等课题,都迫使一些有兴趣参加义工行的会员望而却步,一些会员则在参加后半途退出,召集会员参加此行成了一大难关。
准备到孔敬的一个星期前,禽流感的警钟更是敲得响亮。泰国在7月底证实禽流感在国内的20多个府卷土重来,包括我们要去做义工的孔敬府也遭受池鱼之殃。尽管如此,禽流感疫情的蔓延,并未使最后留下来的我们却步,反而更加坚定了我们到孔敬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决心。
队友陈仲仁就说:“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并没有动摇我们到孔敬做义工的决心。家人和朋友都很支持,父母甚至对我说,如果我要吃鸡肉就尽管吃,只要鸡肉煮熟就行了。”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决定禁止整团吃鸡鸭肉。此外,领队也做足了一系列紧急措施,以应付禽流感病毒在村落传播开来的可能情况。活动的赞助者新加坡国际基金会(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也提供了保险,以策安全。
结果,Non Thon村落并没有受到禽流感的侵袭,村民照样在住家门前养鸡养鸭,照样吃鸡吃鸭,生活如常,仿佛完全没有受到禽流感的影响。我们和村民同吃同住,终日与鸡鸭为伍,与静谧相伴,我们在城市中变得芜杂的心灵也因此得到了清修与抚慰。
和接待我们的孔敬大学公共卫生部门的大学生谈起禽流感的问题时,他们毫无忌讳,并且很坦然地表示,村民都知道禽流感在泰国的情况,也知道禽流感的危险。原来,村民对禽流感的认识,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陌生。
也就因为如此,村民老是担心禽流感也只是杯弓蛇影,于事无补,所以他们选择坦然面对,选择如常生活。这更让我们看到村民的豁达胸襟,以及积极乐观的精神。不仅如此,这也让我们体会到医学的局限,毕竟到目前为止,医学界仍未研制出供人类使用、能有效预防禽流感的疫苗。对于禽流感病毒的防范措施,我们目前能帮助村民的实在有限。
于是,我们转而向村民提供预防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糖尿病以及口腔疾病这三种病症的知识。由于泰国村民的食物重糖重盐,糖尿病和胆管癌的患病率高居榜首。我们之前在新加坡和伦敦所准备的知识,因此全都派上了用场。
但是,令我们大家都遗憾的是,我们待在村子的时间并不长。队友符安琪就说:“我们能为村民做的虽然有限,但是我们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做。尽管我们做的不多,村民看到来自远方的我们特地到村落探望他们,心中已经非常感激。我们还没有毕业,还不是合格的医生,可是他们却如此尊敬我们,把我们当医生看待,这让我非常感动。村民们坚定了我日后行医的信念。”
离开村落的时候,含着泪的村民围着我们送别,还写了一封送别信给我们,如同告知我们,我们的确为这个村落带来了改变。安琪就决定在今年12月的寒假,回到Non Thon村落探访村民,看看他们届时的生活,是否有了好转。
注~~广告时间:
这五篇一系列关于我们到泰国做义工的短文取自我为《联合早报》写的一篇报道,在这里先让你们先睹为快。报道和照片将在近日刊登,敬请留意。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