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9, 2004

时空错乱

这种感觉很奇妙。在苏格兰 (Scotland) 工作的新加坡听众,刚刚打长途电话到 933 点歌。

当那位听众提到她的时间是傍晚六点十五分,时间跟我的一样,又听着灵芝说她的时间是凌晨一点十五分,我的时空顿时错乱。

小王子曾经说过:“每个人都知道,美国的中午,正是法国日落的时候,如果你能在一分钟之内飞到法国,你就能从中午直接进入黄昏。可惜法国太远了。”

每次到欧洲国家背包,都得调整时间,来临的六月回国,又要经历一次时间的大调整,jetlag 很累,上回抵达伦敦,我竟然 lag 了三天才把生理时钟调到正常。

我现在在吃晚餐,在新加坡的你可能还在熬夜,但或许,我们都在听着同样的广播,在“同个时间”听着同一首歌,想到这里,温馨的感觉就莫名而生。

时空很奥妙,忽然觉得朋友在世界各地,时空都不同,却能通过科技互相联络,我想我再讨厌 MSN 和 ICQ,也无法不承认互连网的重要。

Tuesday, April 27, 2004

Camden Town

I'm still in London and I'm still in Camden and I'll still be in London and I can still drop by Camden but I'm already missing Camden.

What's wrong with me?

Camden is the place I'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coming since last August, and this place has never disappointed me before, despite the fact that it is about 45 minutes walk from my faculty, which I seriously don't mind now.

I'll always remember what the minicab driver told me on the way from Heathrow airport to Camden when I first landed in London last autumn, "Camden Town never sleeps," which is 101% true.

I'll always remember the various Camden Markets and how I like to pop by the Camden markets when I need a break from my books. I still do that now though "the markets get so crowded on weekends that you'll feel like a sardine in a straitjacket." One can never get sick of the Camden Markets, if you can get sick of them, there is seriously something very very wrong with you.

As LP describes, "the huge Camden Markets could be the closest England gets to free-form chaos outside the terraces of football stadia."

From bric-a-brac, furniture and designer clothes (I got my first pair of Diesel here and they are so so cheap compared to retail prices) to leather goods and army surplus gear and the famous Dr Martens (I am going to get a pair soon!). From records and 1960s clothing and antiques to magic mushrooms and all kinds of soft drugs. There is just so much that the markets can offer, and obviously that's why so many tourists flock here everyday, and that's why the Camden Town tube station has to close on Sunday else it'll get too flooded with tourists and Londoners.

And frankly speaking, it ain't very safe for a first timer to explore Camden alone due to the ever increasing number of simply cool and funky punks and weirdos lingering around. Oh yah and pickpockets as well. One useless pickpocket once targeted me but he failed. I should have fractured his wrist when he caressed my front pocket of my jeans, thinking that I didn't know. But I was kind to let him off.

Nevertheless, Camden Town is ever appealing and bustling. I suppose it's better than Portobello Market but I can't judge since I haven't been to that market at Notting Hill yet.

And I'll always remember the ultra huge Sainsbury which has all the groceries you could possibly imagine, it even has Nestle condensed milk and OreO cookies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find OreOs in UK) though they are obviously exorbitantly priced!

And I'll always remember the Little Baker from which I like to grab a few delectable pastries and danishes and croissants and cakes on the way walking to school. Yummy.

And I'll always remember the one pound shop which sells everything for a quid and from which I always get my supplies of Kit Kat Chunkies and Snickers and Mars. I haven't seen a second one pound shop elsewhere in central London as yet.

And I'll always remember the Martins Butchers where I always go hunting for cheap and good and already-seasoned chicken breasts and wings and beef steaks every (two) week(s).

And lots of eateries selling kebabs, fish and chips, curry, even vegetarian buffet. And Costa, Starbucks, Coffee Republic, M & S, Mc Donalds, BK, and Odeon (one movie ticket for 5 quids which is cheaper than those in Central London), Camden has everything.

I suppose it isn't wrong to say that Camden alone is better equipped than the whole city of Sheffield, with all the amenities that you can possibly think of in this compact part of London in Zone 2.

I'll be leaving Camden soon and will be moving to Hampstead this September, another nice part of London. Hampstead is at the border of Zone 2 and Zone 3, away from all the pollution and fog and smog in Zone 1, which means it is also miles away from my school in Zone 1. That implies I won't be able to walk to school then, the walk would have taken me half a day since the bus journey would be around like 45 mins itself (no direct buses). Still, I heard Hampstead is gorgeous, shall be looking forward to staying at Hampstead. (London is divided into 6 concentric zones, Zone 1 being Central London, in case you are ignorant.)

I guess I'll miss Camden's life and I'll miss the times when I can just run to Camden markets in a few minutes when I'm jaded. Maybe I'll move back to Camden in my third year.

Saturday, April 24, 2004

疯了!

哈哈哈!

我被 SATC 和 Friends 征服了。搞不好 Charmed 也要进来插一脚。还有很多很多。

不行,我得克制自己,目前花在 SATC 和 Friends 和其他电影的时间,远远超过温习课本的时间。

怎么办?

我必须关起 Kazaa,但是从去年到现在一直提醒自己,我还是做不到。

我疯了。不是备考的压力把我逼疯。

是笑疯了。

Friday, April 23, 2004

凯西语录

从 XP 的文字选集中,我认识了凯西,我想我会像喜欢几米一样,慢慢地也和凯西谈一场无法自拔的轰轰烈烈的爱情。

“我做我必须做的,
然后假装那是我喜欢,
想做的事。”



*我刚申请了 Gmail 的电邮服务,以后就不必愁整理电邮咯!
**我放大了网页上的字体,方块字现在应该比较容易看吧。

Thursday, April 22, 2004

所以,必定重游意大利

去年冬天,我错过了罗马的 Sistine Chapel,我错过了 Tuscany 的 Siena,我只游走了意大利的北部。

今天,我在陈志锐的文字版图游走,想起在 Tuscany 的景色宜人,想起了古罗马的颓垣败瓦,想起了很多很多。

我很久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爽的文字,爽到身临其境,爽到时间仿佛把我拉回意大利。

所以,我发誓我必定重游意大利。

好好享受以下文字。

《涉入意大利》  ● 陈志锐(诗文)

时间倒行

在回溯之光中追索

永恒的定点

非关景点不是风光

没有导游不设逆旅

回流之光阴

在光、阴互涉

义、利互辩的

义・大・利


翡冷翠文艺复兴四言诗

翡冷翠兮,缘河发迹

丘岳环之,钟楼矗之

雕殿洗礼,振振文艺

所谓复兴,在兹在伊

翡冷翠兮,击鼓其堂

载磋载磨,斐然成章

瞻彼赫行,哲人阳阳

神灵不疑,日就月将


托斯卡尼散文诗

乘上每站都停的老火车,无目的地在有目的地之轨道上,由生活带领着到所有看不见的城市。

在托斯卡尼山城无人的火车小站,催人上车的汽笛不断鸣响,我起身拉下冷清车厢内的每一扇旧式窗口,让风上车。

而满窗的山色就只好暂且搁置在外了。

悠忽却飞进一只小蛾,停翅在我的背包带上,大概带着满山绿色的记忆行囊,要伴我离乡远行了。

火车隆隆,曝晒的六月阳把远近的草树蒸烤得层次起来,在深浅绿褐灰白之间有安然小屋日光浴。山山树树水水无序地和谐着,路过的一地向日葵仿佛招手相向,艳黄色的语言一致的语气,我微笑回应了。更远处,白色田舍终于探出一个小头――噢,是只家犬吧。

忽地就穿越山洞了,连车厢也暂且耳鸣,我的时空错乱了―下,嘿――是地铁的哪一站了?

炎阳一下子又把我拉回了现场――呵,好个”回”字,我竟来去不分了。

火车靠站,我的目光也靠岸了。车厢内开始蠢蠢欲动有骚动的空气,这是抵达,也是出发。


米兰现代俳句



四头金发香

飘过伊漫妮尔呵

橱窗也瞻仰



商号接商号

尊奉后观光之名

名牌的祷告



后名胜地上

走姿也展览标价

何况羞涩囊



如广场先斩

后奏逼你喂鸟者

市脍地铁站



迷路之白鸽

急切挥翅着熙攘

比萨速食阁



还是迷路的

非鸟是人是离人

在离去时刻



幻想着广场

或和平草原坟地

一尊尊塑像



正练习飞吻

如途经文明之风

风干传统们



再点根长烟

如车阵呵,让虚无

明灭弹指间


摘自2004 年4 月20 日《联合早报・现在》

Wednesday, April 21, 2004

蜗牛


辛辛
苦苦
搁下重重的壳

找着
小小片的蓝天
暖暖的晨曦
轻轻的清风
以及
大大的梦想


慢慢仰望
黑影
隐隐
约约

狠狠
把我
压得






(写于伦敦 Camden Town ,2004年3月15日的初春夜晚。)

Monday, April 19, 2004

春天不是读书天

我一直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坐在书桌前,温习弗洛伊德的荒谬理论。能坐下15分钟不动,我已经很满足了,但是我做不到。

望着窗外的树,已经开始发芽。蠢蠢欲动的绿芽,正在召唤我跳出窗外,享受春天的阳光明媚。

于是,几米“旅行的欲望又蠢蠢欲动”的这句话又再次在我的书房里不断萦绕,不停地纠缠着我,和弗洛伊德的话语分庭抗礼。

于是,昨天晚上凌晨,我骤然放下书本,不加思索地订了去德国的飞机票。

这是回国之前的最后一次游走。

我将一个人上路,我说到做到。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另一个梦想。我为自己的勇气感到骄傲。

很期待这次旅途所将遇到的所有惊险与不惊险。

因为,我已经错过很多很多的惊险和不惊险,我不想在继续错过下去。

期待的当儿,当然也有恐惧。人类永远是矛盾的动物。

我更期待现在能够马上去Heathrow,乘搭飞往一个叫做新加坡的地方的飞机,去我熟悉的东海岸傻傻呆坐一个下午,让时间的风轻轻吻我的脸。我实在想念海,虽然刚在荷兰的 Scheveningen 看到一直在地理书本上才看得到的久违的北海 (North Sea),实在壮观。哇噻。

夏天是一个让我更加期待的季节,很多事情都将在夏天发生。比如又听说有朋友要在夏天注册结婚,我为她感到高兴。

春天实在不是读书天。期待夏天。


To moonriver: 我刚收到你捎来的五颜六色的笔迹,谢谢。我会在6月6日下午抵达小红点,有空出来见个面。
一个人上路
~~比利时/荷兰的背包足迹
  系列之七……完结篇



我一直很佩服
那些
独自一人
在陌生的国度游走的
旅人

很潇洒
超酷

尤其是女孩子
我更是
哑口无言

所以
我决定
考试过后
我要尝试
独自旅行的滋味

去哪里
还没决定

会发生什么事
也无所谓

等我回来
再跟你分享


(写于4 月17 日伦敦的春天午后。)

P.S. 刚刚无意间找到去美国尼加拉瓜(Nicaragua)做义工的机会,这将是我 2005年的目标!
   突然间很希望夏天能够早点到,八月的泰国正在呼唤我们。YEP!

Sunday, April 18, 2004

火车
~~比利时/荷兰的背包足迹
  系列之六


火车是我到欧洲才认识的,从未搭过来往新马的火车,所以无从比较。

乘搭火车原来可以是一件很考工夫的差事。

先是买票,碰到通晓英文的售票员算你幸运,否则,这是一场和售票员鸡同鸭讲,比手划脚,以及考验人类原始语言的沟通能力的激烈过程。很多国家也都以机器代替人力,有的国家的机器仍然用自己的当地语言,有的则考虑到旅客的方便,就像荷兰的自动售票处就在不久前把整个系统翻译成英文。

第二是找寻正确的火车月台乘搭通往正确方向的正确火车。不通晓当地语言又再次是个障碍。还好,有些地名和英文的翻译名称差不多。

再来,是判断在哪一个火车站下车。一个城市有时候有好几个车站,下错站就意味着背着重重的背包走长长的路,像当兵时的 route march。

以上是乘搭火车的必经阶段,但是尽管都是欧洲国家,每个国家的铁路系统却不大一样。

比利时的火车非常准时,你以为还有三分钟的时间上个厕所,方便完了之后,明明只迟了一秒钟,从厕所走出来,只能无奈地看着火车渐行渐远,比利时的火车根本没有时间让你蹉跎。

错过火车是小事,只要不沦落到在火车站过夜就行了。到目前为止,错过火车的最高代价是一两个小时漫长的无所事事。

荷兰的火车很是干净,而且有关当局给予乘客彻底的信任,完全没有查票,想省下火车费不是不可能,毕竟荷兰的火车车程相当短,比如 Rotterdam 只离 The Hague 15分钟的车程而已。

欧洲的火车系统发达,也难怪精明的恐怖分子会选择火车作为攻击目标。

西班牙的马德里的火车被炸,法国的铁路频频发现炸弹,搞到整个欧洲人心惶惶。

就连 Ken Livingstone 也曾经说过,伦敦被炸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有些朋友一段时间不敢搭地下铁,我则照搭火车,一切随缘。


(写于4 月17 日伦敦的春天午后。)

Saturday, April 17, 2004

迷路
~~比利时/荷兰的背包足迹
  系列之五


陌生的城市
是诱人的迷宫
我在拥挤的 Rotterdam
迷失了方向

可是
我并不慌张
因为
我知道
有人一定会伸出援手
带领我找寻出口

就像
“熟悉的朋友不见了
你知道最后他们终究会出现”

可是
我并没有料到
有位 uncle 竟然主动指引我们

所以
有时我刻意收起地图
任由直觉带我游走
游走
陌生的城市


*你主动帮过迷路的旅人吗?

(写于4 月14 日伦敦的春天午后。)

Thursday, April 15, 2004

宿舍
~~比利时/荷兰的背包足迹
  系列之四



离开 Rotterdam 的 clipper 小船宿舍,扛着大背包和小背包往 The Hague 前进。


这次的旅途辗转于六大城市,在八天内,一口气住进了六间各有千秋的宿舍,是到目前为止最多的一次,打破了在意大利四间宿舍的记录。

宿舍是旅途重要的一部分。完全不必考虑酒店,除非你爸爸是开银行的。从旅途还没开始的前一个月,就决定要在城市的哪个角落,寄宿几晚,并在网上订购床位。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准备过程之一,毕竟对当地不了解,只能依靠网上的介绍、城市的地图、以及背包旅客的圣经 Lonely Planet 作取舍和判断。

第一晚在 Brussels 过夜,住的是十六人的 bunk,价钱却不是最便宜的,因为不是 HI 会员,寄宿一晚还得缴付额外的三欧元附加费。房间很大,比 Pulau Tekong BMTC 的还大,全部都是男人,跟军营没有差别,仿佛回到过去,只是多了洋人和黑人和老人。我是男人,不过得承认男人很臭。还好我们只寄宿一晚。

第二晚在 Bruges 过夜,房间的面积比起前一晚的小了超过一半左右,却是个八人房,还好 check-in 的时候只有我们两人,直到临睡前也以为只有我们两个男生。但隔天一觉醒来,却发现有两个女生睡在房间对面的床上。她们几时进来,我们一点也毫不知情。可惜我们只寄宿一晚。

第三晚在 Antwerp 过夜,碰到两个有趣的旅客。一个是波兰人,一个是同乡。

波兰人独自一人到比利时打工,超酷,他说 Warsaw 和东欧国家跟西欧比起来很不一样,文化完全不同,叫我们一定要去看看。我因此发誓一定要踏上东欧的土地才甘愿。外国人总是对他们自己的国家非常自豪,非常有归属感,这点我永远做不到,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介绍无聊的新加坡给其他旅客,最多叫他们在樟宜机场转机的时候,兜转城市几小时也就足够了,不必特地到新加坡旅行浪费旅费。

同乡则是住在伦敦的新加坡人,很巧的也是修心理学的,已经毕业,目前在伦敦的医院作助理。同乡的旅途刚好和我们的完全相反,缘分让我们在中途相遇,也因此交换了旅游的贴士。这就是住宿舍的好处,能碰到世界各地的旅客,而每位背包旅客满身都是故事,他们的故事都不尽相同,我还在努力累积自己的旅游故事,总有一天我要把自己空白的人生调色板绘上各种耀眼夺目的七彩颜色。

第四晚在 Rotterdam 过夜,宿舍是一艘小船,停泊在 Rotterdam 的一条靠近主要港口的渠里。小船离市中心有一段距离,中途迷了路,我们一直沿着主要港口找以为很大的船,结果前后花了一个小时多才在小河道里找到这艘小船。船舱是我们的房间,本来是可容纳四人,但那晚只有我们两人寄宿,实际空间和自由空间也就显得稍稍宽敞一些。从未想过小船也能转换成宿舍,荷兰人的生意头脑就是不一样,新加坡生意人,请你们多多学习,你们还差得老远。

第五晚在 The Hague 过夜,是整个旅途最好的其中一间宿舍。又豪华、又便宜,工作人员又友善、又活力充沛,地点只离火车站五分钟的路程,虽然是八人房,但却是 en-suite 的。宿舍一点也不象其他一般的宿舍,把它规划成酒店也起码有三星级。

第六晚和第七晚在 Amsterdam 过夜,是最贵的宿舍。我们两人住宿两晚就总共花了近两百欧元。Amsterdam 是有便宜很多的二十人的 bunk,但地点在红灯区中央,我们不想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也只好跟两百元说拜拜。房间很大,可以当作八人房,但老板却决定把它布置成双人房。房间有一张超大的双人床,一张沙发,还有电视、冰箱,装潢很是精致。这样一来,两百元似乎是值得的,这是安慰自己口袋的阿Q的话。

我很幸运到目前为止,还不需要沦落到车站或者机场过夜的地步。但是我想那又会是另一种旅行的经验。我们等着瞧。


(写于4 月13 日伦敦的春天夜晚。)

Wednesday, April 14, 2004


~~比利时/荷兰的背包足迹
  系列之三


吃是旅行的一大部分,也往往占据了旅费的很大百分比。

对背包旅客而言,能省则省是最理想不过的,不过,很多时候,欧洲国家的极高生活水平偏偏就是要和你的钱囊作对。

我以为伦敦的生活费和伙食费是欧洲国家最高的。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 Amsterdam 的伙食费跟伦敦的竟然有得比。

要好吃的,要吃的好的,要吃的饱的,又要求便宜的,只是自讨苦吃。世界上根本没有两全其美的人事物。

选择一:便宜又难吃,或者吃不饱的小吃。

选择二:能够果腹的美食,但是饱餐后肯定把你的口袋烧了个大洞。

两个选择都不怎么理想,所以,很多时候,如果宿舍有供应早餐的话,我们不但会吃得饱饱,还会吃得肚子涨涨,这样一来就能省下午餐的费用。记得在西班牙的时候,我们还发挥新加坡人的精神,居然趁侍应生没有注意的时候,从酒店的自助式早餐,打包了我们的午餐。

当然,吃是文化,一个国家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独特的传统美食,还好比利时和荷兰较特别的传统美食不多,所以这次的旅途常常都是啃面包,吃饼干填饱肚子。

每到一个城市,也一定会至少吃一餐快餐和一餐中餐。欧洲国家快餐林立,种类让你看了眼花缭乱。麦当劳是我们必去的餐馆。也会吃当地人的快餐,比如意大利的 Spizzico 和比利时的 Quick。大城市也几乎都有唐人街,找白饭和黄面并不难。

不过,话说回来,省下的些许欧元也是花在吃的。这次买了很多比利时的巧克力(可是不是 Godiva 和 Neuhaus,价钱太高了),以及荷兰的 Hopjes 咖啡糖果。

吃是一种享受,现在突然间怀念西班牙的 tapas 和 paella,意大利的 pasta 和 pizza 和 gelato 还有奥地利的 wurst。

不过,新加坡的美食还是最多样化,最有特色。蕞尔小岛的美食闻名遐尔,甚至几千公里远的任何一个欧洲城市都会看到新加坡面。

但是,请问新加坡面几时流传到海外?新加坡面又是什么?我不晓得,知道的话请指点我。


(写于4 月13 日伦敦的春天午后。)

Tuesday, April 13, 2004

天气
~~比利时/荷兰的背包足迹
  系列之二


我一直认为伦敦的天气是出了名的又潮湿又灰暗,没有想到我会在其他地方看到更恶劣的天气。

比利时的天气简直是喜怒无常。

第一天抵达 Brussels ,走下飞机,刚下过一场雨,天气很是清爽,十几度的天气是背包走天涯的最好温度。

接着,艳阳高照,却又不热,我高兴了一阵子,以为摆脱了伦敦的忧郁和冷。

过不久,又下起雨,雨不大,以为还好,以为雨过会天晴。

然后,的确阳光明媚,淋湿了的头发,几分钟内干了,我因此乐了几分钟。

之后,又断断续续下雨,雨停了,太阳又出来,又下雨,又艳阳,又下雨,又艳阳……直到天黑。他妈的。Brussels 的太阳和雨是冤家,不知结了什么恩怨。

其实,雨和太阳的搏斗是小儿科。最可怕的是风,暴风,飓风。

更可怕的是碰到风加雨这个组合,它们所奏起的交响曲只会迎来听众的臭鸡蛋。

我们还没到荷兰,就已经在比利时的 Bruges 和 Antwerp 见识风的厉害,导游说那天 Flanders 的风达到 70 到 80 公里的时速。

比利时的风大,可想而知,荷兰的风更是上等的。我永远不会忘记 Rotterdam 的风,再大一点就肯定把我给吹走。

难怪荷兰有风车。


(写于4 月13 日伦敦的春天凌晨。)

摄于荷兰的 Kinderdijk,2004 年4 月6 日。

Monday, April 12, 2004

文化震荡
~~比利时/荷兰的背包足迹
  系列之一


离开了糜烂的 Amsterdam 后,我回到了忧郁的 London。

一波又一波的文化震荡,把我的脑和神经给震坏了。

这次的文化震荡,震得我认不出地球,认不出风景非常漂亮的荷兰,更认不出我自己。比起去年初到 London 的文化震荡,Netherlands 的文化震荡是厉害几千万倍。

Netherlands 的风景是很漂亮,比如 Kinderdijk 的风车非常迷人,Keukenhof 的郁金香很绚丽。我有照片为证,改天有空上载。

但是,Netherlands 漂亮的同时,也有丑陋的一面,恶心的一面。糜烂的程度,已经到达我无法接受的一个最高道德文化层次。

原来,性是可以如此廉宜。原来,性是不等同于爱。原来,penis 插进陌生的 vagina 是非常理所当然的家常便饭。只要 penis 爽,只要 vagina 爽,那就行了。这就是性,这就是SEX。

原来,吸毒是可以合法化的。原来,我可以在警察面前吸毒也不会被抓去被判死刑。原来,我可以在大街小巷光天化日之下买卖毒品。原来,marijuana 是这种滋味。请别误会,我并没有吸毒,我是吸了太多的二手烟和白粉和各种毒品。

原来,一个国家能够开放到在大街上有开放式的厕所而我能在你面前公开小便的这种荒唐程度。

原来,一个国家能够开放到同性恋是可以合法结婚,而且18 岁就行了的这种荒唐程度。

原来,一个国家的绚丽风景和它的社会道德风气是不吻合的。

Never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这句话是多么的真。

原来,任何事物,都有好和坏,优与劣的两面。

我深知,世事无常,变幻莫测。最可笑的是,我却不能改变自己去接受这个事实。


(写于4 月12 日 London 的春天凌晨。)

Friday, April 02, 2004

Photos of Graz uploaded